导言
本书总报告分析了全球碳中和的发展状况,围绕《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立足“双控”转变,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中国碳中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自2007年开始,中国碳中和发展指数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自2015年开始呈现加速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64.95上升至2019年的182.50,其中2019年的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生态碳汇指数较2001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本书分报告共有七个部分。指数篇,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碳达峰十大行动”,结合愿景目标,从多个维度选取具体指标数据,建立衡量碳达峰、碳中和的地区目标达成情况的指标体系,2019年省际碳中和发展指数均值为5.89,超过均值的省(区)有14个。
专题篇,从森林碳汇当量、能源体系和协同控制等角度对碳中和目标的现实需求进行了探讨。围绕减排交易、生态碳汇和城市降碳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森林碳汇当量交易、协同控制管理、新能源多元化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机制对推动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
区域篇,预测了中国五大区域碳排放梯次达峰情况:在政策情景下,东部、中部和西南可以在2025年左右达峰,东北在2030年左右达峰,西北在2035年左右达峰;在强化减排情景下,五大区域的达峰时间比政策情景下提前5年左右。同时,区域篇回顾了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和碳中和示范区尊龙凯时的进展及措施,剖析了其目前尊龙凯时中存在的问题。
行业篇,就CCUS技术归纳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就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总结了做法与模式。同时,以能源大省山西为例,从能源经济问题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入手,分析能源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对推动全国能源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路径篇,强调实现碳中和愿景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通过对《巴黎协定》目标、科技创新路径引领以及林业碳汇等内容的研究,总结做法和模式,归纳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发展路径,提出加快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完善推广可复制运行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
政策法规篇,围绕生态文明和法治思维尊龙凯时,基于中国国情,从提高法律协调性、执行力、保障力等角度,提出了建立综合执法监督体系、适时制定国家专门立法、落实完善风险管理策略等建议。
借鉴篇,对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碳排放达峰经验进行了详细梳理,总结各主要经济体碳达峰路线图制定经验,从能源、交通、工业,以及碳交易等领域,提出了完善碳中和规范性标准、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消费模式升级等政策建议。
CCTC®3060
CCTC®3060
书 名: | 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THE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 (2022) | ||||
作 者: |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沙涛 李群 于法稳 姜冬梅 刘涛刘基伟 | ||||
I S B N: | 978-7-5228-0076-9 | ||||
丛 书 名: | 低碳发展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中国经济 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 | ||||
出版日期: | 2022-05-01 |
>>
2022年中国碳中和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沙涛 刘涛 刘基伟 毛宇挺 孟香君 李群
2021~2022年中国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刘涛 刘基伟 毛宇挺 孟香君 李群
2020~2022年中国“森林碳汇当量”交易模式研究姜冬梅 刘庆强 张孟衡
2020~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毛显强 高玉冰
2020~2022年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研究鲁刚 元博 夏鹏
2019~2022年中国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的做法与模式张颖 王智晨
2022年中国五大区域碳排放梯次达峰情景研究潘家华 娄伟 张丽峰 李萌 李曼琪
2018~2022年中国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尊龙凯时和碳中和示范区尊龙凯时刘贞 栗梦娅
2022年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CCUS发展机遇与技术路径陆诗建 马湘山
2022年山西能源行业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典型案例...王璟
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碳中和的路径研究苗润莲 童爱香
2022年中国实现《巴黎协定》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研究席皛 于法稳
2020~2022年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林业碳汇发展机遇、...秦国伟 凌学轩
2018~2022年中国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尊龙凯时整体布局研究张伟 王玢 徐丽萍
2022年中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实现碳中和目标董一鸣 李欣迪 邓陈超 元园 陈军
2022年中国碳中和行动方案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研究张勇 刘进 朱文浩 曾炳昕 何琬
2022年全球净零排放路线及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启示刘仁厚 王书华
2022年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碳排放达峰经验王可山 付建超 王煜松
202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碳中和政策借鉴李因果 徐继昂
CCTC®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