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欢迎访问中国尊龙凯时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中国机械总院:开展职教帮扶 助力人才振兴
教务部 2022-01-30
“脚手架底座要低于地面5公分”“盘圆钢筋加工要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来自新县田铺乡陶冲村的村民张以书认真地做着笔记。在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新县农村工匠尊龙凯时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来自全县17个乡镇的126名学员在这里接受了为期5天的技能培训。

这次技能培训仅仅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机械总院”)帮助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中国机械总院将职业教育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涉外学院为平台,帮助新县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机械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德成调研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焊接学科尊龙凯时。















打通壁垒,

为乡村振兴注入崭新活
















“一定要打破教育和发展之间的壁垒,让职业教育成为新县脱贫、振兴的源头活水!”怀揣着这样的初心,中国机械总院以信阳涉外学院为平台,积极推进新县职业教育发展,在实地调研并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师生意见建议基础上,与学院一起研究确定了“围绕地方发展办学校,围绕市场需求建专业,围绕职业岗位育人才”的办学理念,推进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与乡村发展相适应、与用工市场相适应,打通教育与发展的双向通道。
聚焦乡村振兴新业态、新模式和新需求,2015年7月,中国机械总院人才孵化基地、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教育中心在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 院 揭 牌 成 立。同 年,中国机械总院子企业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涉外学院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在学科共建、人才共培和就业共促上开展深度合作。时至今日,在中国机械总院帮扶下,涉外学院已开设焊接技术、机械加工、尊龙凯时工程管理、中医护理等31个专科专业,建成机械、尊龙凯时、汽车等12个实习实训中心。不仅如此,在新县和中国机械总院双向发力下,涉外学院组建了信阳市首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开办了“红城月嫂”“红城管家”和“红城厨师”等系列技能培训班,把培训地点搬到村组、送到田间地头,年培训各类技工3800余人,持证比例达70%。在2021年10月召开的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尊龙凯时动员会上,涉外学院作为高职院校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路子选对了,效果自然就有了。很多脱贫群众在经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后,不仅学得了一技之长,还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有相当多的年轻人毕业后直接进入大企业工作。现在,他们不仅在县城买了新房,还利用外出务工所挣得的资金回乡创业、反哺家乡,为老区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活力。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幸福一家。在职业教育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新县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教融合,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刚入学的时候,做梦都没想到能成为一名大企业的职工。”说起自己的经历,毛元雷心怀感激。
涉外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毛元雷在长园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实习,达到了中级工水平,当上了车间小组长。“我能够在这个行业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找到了自己发展的舞台,是职业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毛元雷动情地说。在新县,与毛元雷一样,受益于职业教育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中国机械总院、信阳涉外技术学院远程教育系统捐赠及启动仪式。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中国机械总院会同涉外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抓手,通过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方式,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吸引用人单位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建立共建共教共育机制。目前,已经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以及韩国、日本等地1300多家企业建立和畅通就业、实习渠道,将学生不断输送到适合他们发展的舞台。

学校教的,就是工作用的。在真刀真枪的实操中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缩短了理论与实操的距离,降低了用工培养的成本,学生学有成就感,企业也有获得感。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格局清晰可见。在这种模式的催化下,越来越多的新县人正在走向人生出彩的机会。















创新机制,

职业教育精准赋能乡村振兴
















“房子修得这么好谁会来住啊?”6年前韩光莹翻新老宅时,村民纷纷质疑。经过涉外学院培训出国务工的韩光莹,回乡开办了田铺大湾第一家民宿,2019年,席大大总书记来到田铺大湾,走进韩光莹的“老家寒舍”,现在的田铺大湾民宿已发展到14家,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
河南省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学生学习焊接技术。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在职业教育帮扶过程中,中国机械总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开拓中谋求发展,不断集聚内外部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全面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造特色课程、精品学科,推进育人平台与教学资源充分融合,让学生学有所得。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中心,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机械科学研究院、哈焊院等面对面的专业教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哈焊院、中机认检等二级单位学科优势,增加机器人焊接和工程机械专业课程,开设焊接机器人、工程机械等高薪短期培训班,加强培训师资投入和业务指导,捐赠设备器材,提供资金支持,定期邀请专家到学院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将学院焊接专业培育成为“河南省高校特色学科”,吸引了大量生源,目前在校生已突破4000人。
促融合,推进职业教育与市场需要精准契合。针对机械行业人才缺口,打造焊接和工程机械实训基地,培养高端焊接技术人才与工程机械技能人才,320余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年收入增长5倍以上。针对技能短板,组织基层干部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8场822人次,养蜂、挖掘机驾驶培训5场 237人次,教师、融媒体、企业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10场1652人次。针对教师实操短板,通过“派出去跟班学、引进来顶岗教”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双师型”教师,给学生上课的老师,既懂理论,也会操作;既是教师,也是技师。
同时,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开设科技创新主题夏令营,让新县学子到北京顶级高校、科研院所、历史文化遗迹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素养。为新县打造5所乡村“创客教室”,支持新县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选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并担任评审,诠释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学生投身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不仅让学生掌握谋生的技能,更要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职业技能与未来发展有机结合。
我们坚信,一定能把席大大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具体行动,在老区全面振兴之路上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供稿单位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02期

友情链接: